200.jpg

一位懷第二胎的王姓孕婦,在二十五到三十四週進行幾次產檢後發現胎位持續不正,因本身有蟹足腫體質,擔心剖腹產會留下難看的疤痕,所以強烈希望能自然生產,經由中醫師協助利用艾條溫灸雙腳小趾外側至陰穴,在第三十六週產檢時發現胎位轉正,並於第三十八週順利產女。

    艾灸至陰穴藉以調整胎位不正在中醫古書上早有記載,而在國際與中國地區也有專門研究該療法,且成效良好並有論文發表。胎位不正可能發生原因:孕婦以血為本、氣為輔,氣順則血和,胎安則產順,現今社會富足,孕婦過於安逸,致使母體氣血虛弱(素體虛弱,中氣不足)或氣機鬱滯(肝鬱不舒,氣機失暢)以致胎位不正,可能導致無法自然生產。

艾灸至陰穴原理說明如下:

艾草:能溫通十二經脈,擅於溫中逐冷,行血中之氣 ,氣中之滯。

灸火:溫和熱力通過經絡傳導,溫通經絡。

至陰穴:位於腳小趾指甲的外緣畫垂直線、指甲底畫水平線的交接處,屬足太陽膀胱經,與腎經相通、與任脈、衝脈等相關,是轉胎位的經驗穴,可疏通經絡氣血,調整陰陽,矯正胎位之功,可處理胎位異常與難產。

    艾灸至陰穴能可激發經氣,使氣血疏通,可溫通經脈、振奮陽氣,調節腎功能,調整內臟的自主神經功能、內分泌機能,促進腎上腺皮質分泌,進而調整子宮機能,改善子宮平滑肌收縮,增強子宮活動,使子宮緊張度升高,收縮增強,並引起胎兒活動也加強,這些動力因素,均有助於胎位的自動轉正。

優點:方便、安全、效果佳、省時、省錢等。

艾灸方法:孕婦取平臥位或坐位,用艾條灸兩側至陰穴,以艾條溫灸距至陰穴三公分,感到溫熱但不灼痛為宜,避免燙傷,每日1次,每次20分鐘,5次為1療程。胎位轉正即停止施術。

適用於:骨盆外測量正常、胎盤附著部位正常、羊水量正常範圍內、無剖腹產史、無嚴重合併症及併發症。

禁用:多胞胎、胎兒畸形、子宮畸形、骨盆狹窄、臍帶繞頸、器質性改變不利於逆轉的因素、腫瘤、習慣性早產,妊娠毒血症等。

注意事項:矯正時間出現胎動劇烈不安、腹痛、陰道出血等,應立即停止,到醫院進行產檢。

(壢新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陳威達撰寫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壢新中醫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